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有哪些历史知识,打死你都不信,但它确实是真(2)

来源:知识经济(中国直销)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1-16 04:58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:

【摘要】为什么会这样?一是大宋的文官太多,多到号称“冗吏”。以北宋范仲淹的说法“四五人共司一职”。南宋晚期时,宋朝的官员总数,更多达四万三千多人

为什么会这样?一是大宋的文官太多,多到号称“冗吏”。以北宋范仲淹的说法“四五人共司一职”。南宋晚期时,宋朝的官员总数,更多达四万三千多人,国土是北宋一半,官员比北宋还多好几倍。这么多官要养,再有钱也养不过来,所以大多数的文官,如果只靠“工资”,日子必然苦哈哈。
外加大宋“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”,就算“养士”,当然要先紧着高层的士大夫们。不止是位高权重的重臣,就连退休的高官,以及给退休高官的子弟门生亲戚加“恩荫”,每年就是不少钱。北宋末年时,淮南转运使就哭穷说,淮南二十州的赋税,不够给洛阳的退休高官发退休金。宋仁宗时,全国只领薪水不干事的闲职,多达五千多个。甚至有人一人领事多份“俸禄”,半点事儿都不做。
有钱养闲人,老实巴交做事的官员,一个赛一个苦。如此大宋,怎能不积贫积弱?
四:马戛尔尼断财路
清代“康乾盛世”外交史上的一桩大事,就是“马戛尔尼访华”。乾隆年间,英国勋爵马戛尔尼率领的庞大使团访问大清,意图打开大清的贸易大门,却被傲慢的乾隆摆摆手拒绝。一场出访,结果却空忙。但马戛尔尼却并不沮丧,因为,他这一趟,在中国捡到了另一个宝:茶叶苗。
区区茶叶苗,能比得上外交大事?放当时英国人眼里,这还真差不离。
从18世纪中叶起,中国传统的饮茶风气,就早已风靡了欧洲各国。英国人更成了茶叶的“铁粉”。当时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,都有“喝下午茶”的习惯,饮茶的风气遍布英国本土甚至各大洲的殖民地。以18世纪英国学者斯当东的统计,英国人无论男女老幼,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耗至少一磅茶叶。这么多茶叶从哪来?只能找中国买。
于是,不知不觉间,茶叶贸易就成了清代对外出口的“重头”。一担茶叶在广州的出口价,不过十英镑。倒卖到英国本土,至少暴涨到一百零六英镑。巨额的利润,也惹得英国商人每年蜂拥而来,带足现金买买买。到18世纪80年代,中国每年的茶叶出口量已突破一百八十万磅,轻松赚着英国人的钱。
可这“轻松赚钱”的景象,却随着马戛尔尼一行人的到来扭转了。
虽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,对马戛尔尼一行人千防万防。但由于清朝官员毫无“知识产权”概念,于是对于马戛尔尼一行人的“考察”活动,那是毫不设防。于是一趟访华之旅,马戛尔尼们通过明察暗访,不但清楚记录了中国茶叶的种植采摘过程。还弄到了当时多少欧洲国家一掷千金都得不到的好东西:茶树苗。
于是,就是从18世纪末起,中国的茶叶种植技术,就这样无情外流。英国统治下的印度,凭着这“偷”来的技术和近代化生产,迅速在茶叶领域后来居上。到了十九世纪中叶,印度茶叶已经成了国际茶叶市场的“大头”。二十世纪初,印度茶和锡兰茶更占到当时国际市场百分之九十二的份额,早已“碾压”了近代中国茶。
茶叶产业,这个中国历代赚足钱的强大产业,就因几棵茶树苗的外流,不到半世纪就被断了财路。与其说,是马戛尔尼惹的祸,不如说,是清王朝对于产业技术的漠视,把近代中国,带入落后挨打的大坑。
参考资料:陈忠海《晋朝的“废钱”之争》、清秋子《货币历史》、王仲荤《唐代西州的缣布》、朱伯康《中国经济通史》、何忠礼《宋代官吏的俸禄》、《宋代政治史》、张宏杰《饥饿的盛世》、王秀萍《1 7—世纪中英茶叶交流探析》
清朝的黄马褂,到底能有多少特权?
玄武门之变,李世民究竟是蓄谋已久,还是被逼无奈?

文章来源:《知识经济(中国直销)》 网址: http://www.zsj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116/1394.html

上一篇:范丞丞新剧,看剧“涨知识”,解析致命愿望中
下一篇:【战“疫”课堂小知识】划重点!新手爸妈最需